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股利分配中债权人及规则探究

股利分配中债权人及规则探究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股利分配中,由于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对立,加之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债权人面临债权不能实现的风险。在我国公司股利分配中,现有的公积金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并不能充分有效地保护债权人,应当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由于股利分配义务主体虚位,极易导致债权人的债权落空,应重构公司股利分配义务主体的范围。此外,可以将复杂多样的公司财产转让行为类型化,以此对债权人提供全面的保护。
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股权分配限制; 股利分配义务主体; 债权人保护;
引言:

股利分配是公司的一项重要财务活动, 这一行为涉及公司、股东、债权人等多个主体的利益———公司是否能扩大再生产, 股东的投资能否得到回报, 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是否会受到影响。我国股利分配的相关制度嵌入在公司法与会计准则中, 与一些国家相比, 这些规定较为粗疏。公司违法分配的风险可能来自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是董事的违法分配行为, 亦可能由于监事对此类行为疏于监管。我国法律制度中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宽松的法律制度与责任追究的缺位给公司违法分配带来了生存的空间。如何规制公司的分配行为, 公司分配中义务主体有哪些, 如何在林林总总的公司财产转让行为中找到一条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脉络,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究。

作者:
刘人玮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