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

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如何使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内部差异;在目前阶段,提高城市归属感依然是提高流动人口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但归属感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唯一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等个人因素也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这为提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市归属感; 主观幸福感;
【基金】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7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302)
引言:

【引言】根据最新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6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近20%。[1](P1)在我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前提下,综合考虑城乡人口自增趋势及劳动力转移等因素,预计到2050 年,流动人口的规模可达3.5 亿人左右。[2](P1)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构成中大部分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外来人口大规模流向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为流入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外来人口在流入地落户的比例很低,外来人口表现出很高的流动性。流动性强不仅对外来人口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也给流入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诸多问题。显然,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幸福与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流动人口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研究已涉及流动人口对城市的态度、城市适应情况、返村或留城的想法、流动人口的心理以及各种改善的方法、对策等等[3](P11~12),而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鲜有关注,另外也较少用实证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归属感。在影响幸福感的众多因素中,城市归属感虽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但归属感对幸福感依然起着最基础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选取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个典型反映流动人口个体生活状态的综合指标,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揭示城市归属感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强度。

作者:
朱海琳;白薇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