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庄子“坐忘”辨义及其审美指向

庄子“坐忘”辨义及其审美指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坐忘"是《大宗师》点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对理解庄子思想十分关键。历来的《庄子》注解者大多倾向于把"坐忘"之"坐"当成动词,从而在一种工夫论意义上理解"坐忘"。但如果仔细玩味上下文语境逻辑,把内七篇尤其是《大宗师》和《齐物论》贯通起来,可以看出"坐忘"乃别有所指,"坐忘"之"坐"并非动词,而是一个虚词。"坐忘"描述的是经由"吾丧我"而来以指向"真人"的超越境界,其实质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暗合于审美精神。通达这种境界固然需要工夫践履,但"坐忘"本身并不直接等于工夫,它只是一种境界的描述语和指示语。
【关键词】 庄子; 坐忘; 吾丧我; 真人; 审美境界;
【基金】 复旦大学985三期项目“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2011RWXKZD010)
引言:

【引言】“坐忘”是庄子文本中一个令人充满遐想的字眼。一看到“坐忘”,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视之为一个工夫修习的描述语。基于这种理解,很容易把庄子的“坐忘”与道教的“坐忘”混为一谈①。事实上,把“坐”视为动词,从而把“坐忘”引向工夫论是学界主流的解释模式。冯友兰先生在翻译《庄子》时把“坐忘”译为sitting in forgetfulness[1]( P89) ,也是基于这种理解。这虽仅仅关涉一个“坐”字,却从根本上影响了对庄子精神指向的准确把握。因此,有必要从庄子思想整体的视角以及原文的语意逻辑入手,对“坐忘”作一番探究。

作者:
刘崧
作者单位:
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马列教研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