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工作、学习的必备品,“人不离机,机不离网”更是信息时代数字达人的真实写照。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为74.5%,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数,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1]。与此同时,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文中提到: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高职公共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常学期1年,每学期约216个课时(或更少),每周安排4到6个学时。但是,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正在加快实施经济转型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都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学英语教学班级规模较大,每班大约50至100人,给语言技能的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学英语学时少、要求高、难度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包括大量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但由于学时有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聋哑英语举目皆是;而与此同时,即使教师费尽心思,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强度,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仍屡屡发生,课后的空余时间学生更是热衷于用手机上QQ、登微博、看新闻、玩游戏,并在这类非学习移动手机应用上面浪费了太多时间[3]。如何解决上述矛盾,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移动微型学习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