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语用学视角下的蓄意歧义交际策略研究

语用学视角下的蓄意歧义交际策略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蓄意歧义是指交际活动过程中发话人在上下文或者特定语境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模糊的、间接的或者不明确的话语向受话人同时表达多种言外行为或者言外之力的语言现象。通过分析蓄意歧义的语用定义、语用内涵、语用理论和语用价值可知,从语用学角度对蓄意歧义进行的动态研究,能够更有效地解释交际过程中的蓄意歧义现象;只要在特定语境中进行巧妙灵活的运用,蓄意歧义就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来帮助交际者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蓄意歧义的语用价值表明,蓄意歧义具有良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 蓄意歧义; 语用学; 交际策略; 特定语境;
【基金】 201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使用的现状研究”(12JCWY03YBM)的部分成果;2013年度浙江省本科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攀登项目“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pd2013447)的部分成果
引言:

【引言】作为人们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歧义(ambiguity)一直来都深受语言学家的关注。传统观点认为歧义属于语言交流中的误用,这种误用会对交际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妨碍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和对歧义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学家们发现歧义并不仅仅是一种误用或者语病,只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灵活而有效地利用,歧义能够成为一种交际策略来实现交际意图,这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运用的歧义现象就是蓄意歧义,它同时也被界定为一种交际策略。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多义的特性,因此蓄意歧义这种交际策略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运用非常广泛,但是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于蓄意歧义的研究大多是语言层面上的静态研究,动态研究只零星可见,并且也罕有学者从语用学角度深入探究蓄意歧义这种交际策略的内涵和功能。鉴于此,本研究将运用动态语用学的观点,基于布朗(Brown)和莱文森(Levinson)的面子理论、里奇(Leech)的礼貌原则、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为蓄意歧义构建一个包括语用定义、语用内涵、语用理论和语用功能的研究框架。

作者:
黄瑞红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外国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