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异质性产品市场条件下三大博弈比较研究

异质性产品市场条件下三大博弈比较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经典的古诺博弈、斯坦克尔博格博弈和伯川德博弈在市场是完全信息化且产品同质性的情况下得出了各自的纳什均衡解。然而,现实经济社会中的寡头垄断市场难以满足产品同质性的假设。因此,通过放宽经典模型中的"产品同质化"这一假设,可从异质性产品市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三大博弈的纳什均衡结果,并探究在斯坦克尔博格博弈中,先动厂商的均衡利润相较于其他两个博弈的均衡利润是否存在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产品的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的不同,三大博弈的市场均衡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区别。但斯坦克尔博格博弈的先动厂商无论在产品是可替代品或互补品的情况下,其均衡利润都大于古诺博弈及伯川德博弈的均衡结果。
【关键词】 博弈; 异质性产品; 均衡结果; 先动优势;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5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明德青年学者培育计划项目(10XNJ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引言】寡头垄断市场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市场结构形式之一,关于其博弈研究的经典模型则为:古诺博弈、斯坦克尔博格博弈和伯川德博弈三大博弈。古诺博弈分析了两个生产同质产品厂商如何以产量作为选择变量进行竞争的问题,而后得出了古诺纳什均衡结果;伯川德博弈则是在与古诺博弈有相同前提条件下,以价格作为选择变量进行竞争的问题。与古诺博弈及伯川德博弈同时进行选择的不同,斯坦克尔伯格博弈提出了“领导者-追随者模型”,以产量为选择变量,两厂商的决策具有先后顺序。以其均衡结果作为理论支撑,斯坦克尔博格博弈进一步提出了“先动优势”,即率先进入市场的厂商可以获得有利于自身的优势。目前,国内无论从理论推导还是实际应用方面,对这三大博弈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黄龙生(2004)深入研究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古诺博弈的求解方法[1];魏翔(2008)用广义函数中的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来刻画间断需求函数,弥补以往伯川德博弈研究缺乏数学论证的缺陷,证明了原始伯川德博弈的结论是近似的,严格意义上的纳什均衡点是双方都定价于比边际成本略微高一点的位置上,只有市场需求曲线为水平线时,均衡结果才收敛于伯川德博弈[2];胡洁(2006)深入探讨了不完全信息维度下的斯坦克尔博格博弈模型及均衡情况,其分析结果表明,一维博弈及均衡是多维博弈及均衡的特殊情况[3]。王志刚、朱艺云(2011)以经典的斯坦克尔博格博弈模型为基础,引入成本-利润差曲线,深入考察了成本对厂商先后动的影响机理,确定了厂商先后动的临界成本点和成本区间,并确立了在不同成本结构下高成本厂商的先动和低成本厂商的后动策略理论[4]。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学者大多集中于探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三大博弈各自的均衡状况,并应用于不同行业的现实问题分析中,鲜有从异质性产品市场的角度出发关于三大博弈的研究及对三大博弈进行对比分析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从异质性产品市场的角度出发,在构建异质性产品市场的三大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三个博弈理论的均衡结果,并进一步探究在异质性产品市场下,斯坦克尔博格博弈中先动厂商的均衡利润相较于其他两个博弈的均衡利润是否存在优势。

作者:
王志刚;周永刚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