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当代美德伦理背景下的休谟“同情”原则研究

当代美德伦理背景下的休谟“同情”原则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利用"同情"来解释道德问题是休谟道德哲学的独特标志。休谟的"同情"其实是用想象来再现他人的某种情感。通过对主观"同情"进行修正,不把"同情"局限在解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上,而看作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一种倾向,从而使之成为普遍的道德判断依据和贯穿其道德哲学的线索。有了"同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和互感,使人们超越自爱之心,"仁慈"和"正义"的道德感和美德才得以形成。在当代美德伦理复兴的进程中,美德伦理学的任务在于重新确认道德行为者的心理情感倾向和内在的行为动机,但却遭遇诸多批评和质疑。重新回顾"同情"原则,依赖情感机制,对于美德伦理学的合理性、社会道德规范的可行性解释、道德规范的确立和普遍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更多还原
【关键词】 休谟; 同情; 美德伦理; 道德; 道德规范;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2011sk269)
引言:
作者:
张炜炜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