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淮论坛杂志 > 从马克思的跨越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马克思的跨越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江淮论坛杂志
Jianghuai Tribun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马克思把俄国"农村公社"这一独特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作为其设想的起点,得出俄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把这一设想扩大到其他类似的国家,指出落后国家也有可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跨越;列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胜利论,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论。在一国胜利论指导下的中俄等国通过第二种途径进入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现实,这一方面避免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极端不幸,但这种先天不足的弊端又给我们出了一道历史性难题,如何建设现实社会主义?通过实践的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给这道历史难题下了最好的注脚。
【关键词】 跨越理论; 落后国家; 一国胜利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现实社会主义;
引言:

【引言】在马克思晚年, 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虽然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但经济危机并没有带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相反, 经济危机之后的资本主义, 通过调整之后反而使其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就在此时, 东方社会( 主要指俄、中、印等国家)的革命却一天天高涨, 处于社会革命的前夜。如何看待处于低潮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与处于高潮的东方革命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晚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马克思自学俄文, 研究了大量关于东方社会特别是俄国的社会经济、历史、财政,农业和土地公社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试图解决像俄国这样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特别是对俄国的关注, 是受俄国革命者的请求和俄国民粹派的挑战的需要

作者:
刘先春;吴阳松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