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周公的“天命”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周公的“天命”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夏、商时代的“天命论”到周公时代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即从蒙昧、迷信、“命由天定”的“天命论”转向“假天命”、“重人事”、积极有为的“天命论”。周公的“天命论”为人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开辟了一块地盘。周公的“天命”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周公提出的“天命”与“人为”( 人事) 的关系向题,成为绵延中国几千年的天命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后世儒家、墨家、道家各种各样的天命观基本上都是在这块地盘上生长、发展起来的,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周公天命观的某些思想养料,又都在不同程度上或批判、或发展了周公的天命思想。
【关键词】天命; 人为; 蒙昧主义; 理性主义
引言:

【引言】周公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在学术界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周公的哲学思想却相对被后人所忽略了。其实,周公也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十分杰出的哲学家。无论是东方民族还是西方民族,人类的哲学意识莫不是萌芽于对“天” ( 宇宙) 的猜测及“天人”关系的认识。正如康德所言,仰望星空在我心灵中唤起惊奇和敬畏,并激起自己的使命感。众所周知,西方古代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得出了“天人相分”的结论,并孕育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宗教意识; 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则得出了“天人合一”的结论,并孕育了中华民族早期独特的“天命论”世界观。夏、商时代的“天命论”到周公时代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即从蒙昧、迷信、“命由天定”的“天命论”转向“假天命”、“重人事”、积极有为的“天命论”,从而开启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文主义传统。周公正是这个重要思想的始作俑者。

作者:
辜堪生;余德刚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