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金砖国家应急储备管理与潜在福利改进

金砖国家应急储备管理与潜在福利改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 Soci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金砖国家应急储备的建立,可以有效增强金砖国家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通过检验金砖国家的风险分散程度,在金砖国家应急储备背景下构造可变比例准备金指数,该指数可衡量成员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并对完全风险分散下成员国的潜在福利改进空间进行测算。研究表明,1990—2012 年间,金砖国家有13%的GDP 冲击通过储蓄平滑掉, 87. 8% 的GDP 冲击没有通过合理渠道平滑掉,风险分散程度较低; 在部分风险分散条件下,大部分金砖国家成员国应对危机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验证了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建设的有效性; 在完全风险分散条件下,金砖国家存在很大的福利改进空间,这为金砖国家更进一步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从金砖国家整体角度来看,应急储备的建设应遵循“CDS”原则,即建设应急性储备、发展性储备和稳定性储备。我国参与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则应遵循主导性、渐进性、共同性的“三性”理念。
【关键词】金砖国家; 应急储备; 潜在福利; 风险分散
引言:

【引言】全球经济中心正在由传统的“工业化国家”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转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21 世纪前十年,金砖国家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从全球经济总量看, 2012 年金砖国家GDP 总量占全球份额的21%。当发达国家受困于债务危机而经济低迷时,金砖国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IMF 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金砖国家在后危机时代将普遍以高于发达经济体的速度增长,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处于发展阶段的金砖国家经济结构相似, 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由此引发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导致金砖国家的经济受到重创。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机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许多严格附加条件,导致救援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了消极作用,甚至是严重的负面作用。2013 年3 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千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金砖国家应急储备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强金砖国家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而且也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

作者:
朱孟楠;侯哲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