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最初构建—日本《现代中国语学》( 1908) 的意义

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最初构建—日本《现代中国语学》( 1908) 的意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 Soci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后藤朝太郎《现代中国语学》( 1908) ,是日本乃至于世界范围内最早系统建构现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著作。它从对重实用、轻理论倾向不满开始,认为只有系统建构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才能使汉语研究真正进入到一个科学的境地。“序论”对汉语特质、汉文字和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汉语现状加以讨论。“本论”是核心部分,对汉语标准语、北京官话音韵、北京官话文法、口语和文体语比较、汉语方言分布及特点等进行论述。“结论”论述了现代中国语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汉语进行历史观察的必要性等问题。重新认识《现代中国语学》在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学术价值,评估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语言学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对今天建立科学的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中国语学》( 1908) ; 日本; 清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 汉语语言学史
引言:

【引言】日本著名学者仓石武四郎( 2013) 认为,后藤朝太郎《现代中国语学》( 1908) ,是日本最早从现代语言学科学角度建构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著作,因而在世界范围内汉语语言学史中地位十分重要,研究它,意义重大。

作者:
李无未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