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和实践既古老而又年轻。说其古老,是因为它渊源久远,深深植根于东西方民族文化传统,而其年轻则表现为与时因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盛行于当今各国大学教育实践之中。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形成两种通识教育传统,西方大学教育传统后来居上。台湾学者指出: “由于通识教育‘界’较为缺乏博厚高明、可大可久的理论,所以,横面移植国外理论或经验者,远多于纵面继承自己教育传统并创新课程者。”① 这种现象在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界也屡见不鲜。因此,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内涵、特征、形态演变及其作用,对于推进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