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中西古代大学通识教育是以培养"通人"为宗旨、藉由经典传授而发展心智的教育,其历史演进对各自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形成两种通识教育传统,包括以儒学为核心理念,兼容诸子学说、佛教文化的古代大学教育传统及以西方大学制度为组织模式,融合中西教育理念,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传统。其中所倡导和实行的育人为先、通识为本的大学理念,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品德与才学并重的师资标准,民主治校和兼容并包的管理方式,注重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导向,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中国古代大学; 近代大学; 通识教育传统; 现代价值;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BAA100015)
引言:

【引言】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和实践既古老而又年轻。说其古老,是因为它渊源久远,深深植根于东西方民族文化传统,而其年轻则表现为与时因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盛行于当今各国大学教育实践之中。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形成两种通识教育传统,西方大学教育传统后来居上。台湾学者指出: “由于通识教育‘界’较为缺乏博厚高明、可大可久的理论,所以,横面移植国外理论或经验者,远多于纵面继承自己教育传统并创新课程者。”① 这种现象在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界也屡见不鲜。因此,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内涵、特征、形态演变及其作用,对于推进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张亚群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