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个人为什么需要组织?或者,更具体地从经济层面说,个体劳动为什么要结合成“团队生产”,个人为什么要成为企业(组织)的一员?主流经济理论,尤其是自认为打开了企业这个“黑匣子”,回答了“组织为什么存在”的新制度学派,主要是从效率的角度,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对此作出了解答。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①,即企业节约了交易成本,使社会经济效率更高。阿尔钦与登姆塞茨认为:“如果团队产出超过各要素独立生产的产出之和,并足以抵补组织和约束团队成员的成本,那么团队生产就会被采用”②。这也就是说组织的存在是因为组织收益要高于组织成本。用效率,或者说用“组织收益”来解释组织存在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组织追求效率、追求组织收益又是为什么?在效率、收益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更高层次的目标?如果仅仅把组织(企业)看作是一个追求效率、追求组织(企业)收益的工具,就极有可能忽视组织(企业)中的“人”,忽视“个人自由”这一“人的最高本质”。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怀特(1956)在《组织人》一书中曾感叹: “个体什么都不是,组织才是一切”。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则指出,“经济学专业一直趋于偏离对自由的关注”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