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我国中小学国家武术操实施的意义与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学国家武术操实施的意义与策略研究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文章界定了国家武术操的概念、内容与特点,结合逻辑分析法剖析了国家武术实施的战略意义与优势,通过实地考察法发现当前中小学国家武术操实施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对应策略。研究认为,领导对国家武术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专业武术师资、训练场地与设施匮乏以及学校武术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正严重阻碍着武术操推广实施的步伐。因此,应加大组织、舆论、师资、课程、经费、动力、环境、形式、活动的保证等方面的实施力度,扫除影响国家武术操顺利实施和推进的障碍。
【关键词】 国家武术操; 实施意义; 实施策略;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23SS12116)
引言:

【引言】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与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及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方面,中国武术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2010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并发文,要求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 含特殊教育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普及推广,旨在丰富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增强中小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生们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重要准备。然而,由于西方体育长期占据学校体育空间,再加上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武术操认识的不足,尽管有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齐下文件,武术操在中小学的推广还是不如人意。因此,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文化安全日受威胁的国际环境中,在青少年素质教育已成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武术操在中小学开展的特殊意义,研究开展武术操的具体实施策略,已不是简单的中小学武术、体育活动的开展问题,而已成为事关当前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乃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能否深远实施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严肃课题。

作者:
张长思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