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中国现代都会散文的发生

中国现代都会散文的发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都会生活与都会情感作为中心表现的现代都会散文在中国的发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且有着别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别异形态。五四之前,集中于宋、元、明、清及民初,随着时代与商业等的发展,中国古典散文首先实现了自应用文体到趣味文体、由远在的乡村旷野到切近的都会景观与都会情感的转变。1920年代末以至194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已经具有了现代工商城市的面貌,也因此出现了散文创作的超拔与尖新,宣告了真正现代都会散文在中国的登场,体现了都会散文作为一种城市散文与生活散文的成熟。但乡土中国所产生的现代都会的特殊性决定了现代都会散文一直以来只是众多散文之一种,而且算不上强大的一脉,且时有着视角的分散等复杂的表现,但它却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坛别一道虹光。
【关键词】 都会散文; 生活散文; 前都会散文; 畸形都会; 尖新;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0YJC751007);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2244)
引言:

【引言】都会意指较大的城市,汇八方之物,融四海五湖之人。而以都会生活与都会情感作为中心表现的散文即为都会散文。当然,都会散文中的“都会生活”并不仅是一种外在的都会景观与背景,而是一种内在于心,氤氲其外的现代性的都会生活的审美感受,是抒写的主题,其所彰显的是一种深层的现代精神主体的独立意识。这种都会的审美感受不仅仅属于都会的感性直觉,更是一种深层的生命体验与审美经验。同时,此种散文文体与都会文化具有某种互喻的关系。“都会”与“散文”在中国都可谓源远流长,但二者的真正遇合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且有着不同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别异形态。“都会”之“都”最早见于《周礼》:“四县为都,方四十里。”《释名》里亦说:“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汉、唐、宋、元等诸时代都有过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高潮期,出现了诸如建康、扬州、江陵、长安、洛阳、开封等封建时代的著名都会。然而,质言之,封建时代之都会是一种典型权力结构的政治性城市结构。中国古典文学中之“都会”,也一直意味着“城”与“市”之结合。

作者:
陈啸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