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中日比较文学界过去并非没有过“佐藤春夫与中国文人”框架下的课题研究。然而,两国学界的研究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日本学界的研究大多从接受美学视角切入。无论是文本研究还是作家论或社团考察,无论是探讨直接影响还是考证间接传承或潜移默化,问题的焦点似乎都集中在中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怎样受到佐藤春夫影响这一点上。而我国论者则似乎比较热衷于“异国文人友好交往”一类“非日常性”话题,故对隐身其后的深层异文化碰撞等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有所忽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过去有两项成果值得关注。其一是1977年东京大学伊藤虎丸、丸山升及和光大学等著名学者联合主持的文部省跨学科重点项目“佐藤春夫与中国”;其二是中日两国学者合编的《田汉在日本》¹。然而,前者过于聚焦于郁达夫一人,田汉的问题仅触及皮毛;后者毕竟只是一部原始史料集。基于史实的作家及作品的论考,并藉田汉的个案观照日本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尚有待深入研究。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仅依据第一手史料进行三个层面的梳理和论考。第一、田汉与佐藤春夫交往以及该过程中田汉的姿态。第二、佐藤笔下田汉的人物形象。第三、佐藤等日本文士与田汉的情感错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