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基于参与式福利理念的中国福利制度建设之启示

基于参与式福利理念的中国福利制度建设之启示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全球化扩张和风险社会到来的背景下,参与式福利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福利理念,主张构建积极福利与发展福利。以该理念为指导,中国福利制度建设应该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变福利济贫为教育培训,解决弱势群体能力贫困,提高其发展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减少福利依赖;注重公民"心理利益"的培育,提高民众幸福感、成就感与满足感,变工作与生活负担、风险为机会与福利;提供机会提高民众在福利政策中的参与性,以提升中国的社会质量,共同促进福利改革;重视家庭、开发并扶持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多元主体、多元福利内容的提供,加快感性实践与感性选择下的福利社会化发展,从而建设一种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公民多元福利需求的特色福利体系。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参与式福利; 福利社会化; 心理利益; 社会质量; 积极福利;
【基金】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11C006);辽宁教育厅课题项目(WJQ2012001);辽宁省社科联课题项目(2013lslktziglx-21)
引言:

【引言】我国福利制度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在福利主体方面,政府责任不明晰,社会化程度低。政府目前所能提供的福利产品总量不足、质量较低,分布也不均衡,无法满足民众基本的公共需求[1]。此外,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资金财政等对社区组织、NGO、社会企业的发展支持力度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福利主体多元化的发展。

作者:
范洪敏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