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国际教育经验与中国发展困局破解

国际教育经验与中国发展困局破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中国现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进入社会转型的困局之中,不仅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在扩大,而且陷入依赖出口及货币刺激并由此引发通货膨胀的发展困局。借鉴国际教育转型经验是实现解困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国际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 教育的现代模式转型;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融入城市的作用机制研究——广东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研究”(12YJA88002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广东社会的教育实践模式研究”(GD11CJY04)
引言:

【引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人均GDP为381元(约149美元),2007年达到2 640美元,增长了17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1.8%上升到2007年的6%。2010年GDP总量从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2位,2012年达到51.93万亿元[1]。以广东为例,GDP从1949年的20.27亿元到1970年达百亿元(112.07亿元),1978年185亿元,2000年达万亿元(为10 741.25亿元),2005年增至2万亿元(22 366.54亿元),到2011年跃升为5万亿元(53 004亿元),增速日益加快,且科技创新效率明显①。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存在许多重大问题,不仅GDP水分大,而且片面追求产值后果严重,尤其自然资源与民生两大要素问题突出,不仅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社会贫富差距也迅速拉大[2]。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赵人伟等人18年三次大范围调研表明,1988—2002年中国城乡居民差距在不断拉大,经济增幅与收入增长严重滞后。近30年来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然而除垄断性国企外,其他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广东经济增长很快,但城乡差异加剧,珠三角人均GDP是山区的4.04倍;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由2000年的2.12∶1扩大到2009年3.12∶1;全省2010年泥砖茅草房仍有225.6万户。考察可见,中国困局主要源于国家发展模式问题。

作者:
冯增俊;许慧妍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