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 年,将其单位GDP 的碳排放量在2005 年基础上降低40%~45%。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过半,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也是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主体[1]。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城市物流配送业被确定为物流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以城市物流车辆为主的城市交通业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被认为是城市的首要污染源[2]。在发展低碳化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同时,要注意政策性工具的谨慎适当使用[3]。Hepburn(2006)综述了降低碳排放的政策工具,并把它们分为基于价格和基于数量两种[4]。碳税就是基于企业或个人的碳排放总量而征收的,也被认为是降低碳排放最具市场效率的政策之一[5]。通过碳税可以赋予碳排放权利一个价格标签,每个碳排放者根据自己的成本函数及碳税率水平,自行选择适当的碳排放量,而国家则利用碳税率来对区域碳排放总量进行合理调节[6]。汪曾涛(2009)认为,碳税的征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开始先设置在较低的水平,再逐步提高。这样可以让企业和居民在较低的税收下继续调整其能源消费行为[7],本文的研究将为该定性研究提供定量化佐证。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