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意向和行动:逻辑关系还是因果关系?—冯·赖特之逻辑关系论证

意向和行动:逻辑关系还是因果关系?—冯·赖特之逻辑关系论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意向和行动的关系是意向主义和因果主义争论的中心。逻辑关系论证是意向主义哲学家早期用于反对因果主义的一种理论。冯·赖特支持逻辑关系论证,并为之提供了新的证明方式。但在行动和意向之间是强逻辑关系还是弱逻辑关系的问题上,他早年支持强逻辑关系,而后又转向弱逻辑关系,也就是概念关系。这一转变反映了新维特根斯坦主义对行动说明所做的探索,即坚持行动说明的独特性,一方面要反对自然科学中因果说明的僭越,另一方面真正承认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行动说明给予合适的定位。
【关键词】 逻辑独立性; 行动; 意向; 逻辑关系; 概念关系;
引言:

【引言】意向与行动的关系是行动哲学的中心问题。对这一问题,存在两种基本立场: 因果主义和意向主义。因果主义认为行动与意向之间是因果关系。意欲实施行动的意向是导致行动发生的原因。意向主义则认为两者之间不是因果的、经验的,而是逻辑的、概念的关系。逻辑关系论证( Logical-ConnectionArgument) 是为意向主义辩护的一种理论。它最早由梅尔顿( A·I·Melden) 提出,20 世纪中叶颇受意向主义哲学家的青睐,但1970 年代后,逻辑关系论证日渐式微。它的衰落与戴维森在1963 年“行动、理由和原因”一文中所给出的批判直接相关。

作者:
章素珍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