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唐代学术文化的区域特征

唐代学术文化的区域特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从学者和学术成果的地理分布来看,唐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唐代289年间,各道都曾出现过著名学者。唐代学者主要分布在以长安为中心的京畿地区、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燕冀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和以苏杭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学术成果则主要集中在关内道、河南道、江南道、河北道、河东道,陇右道、山南道和剑南道的成果较少,岭南道学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种差异的出现,与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承和发展程度都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唐代学者; 学术成果; 分布特征;
【基金】 宁夏师范学院创新团队子项目(ZY201202)
引言:

【引言】学术界普遍认为,唐代学术文化比较发达。从大量资料来看,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唐代疆域辽阔,各地学术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这种情况,以往学者很少关注,更没有人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拟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全面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唐代学者及其成果的地理分布进行全面考察,从而揭示唐代学术文化的区域特征。

作者:
冯敏;王双怀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