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简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简

心理发展与教育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来自北京市、山东省的1307 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对其认同整合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 ( 1) 流动儿童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认同整合水平良好; ( 2)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会对其认同整合产生消极影响,歧视知觉越高,认同整合水平越低;歧视知觉也通过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产生显著的影响; ( 3) 社会支持不仅在歧视知觉对认同整合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还又在应对方式和认同整合之中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社会融合
引言:

【引言】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并接受半年以上义务教育的青少年。我国流动儿童人口2010 年已超过3500 万( 国家统计局,2012) ,作为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 申继亮等,2009) ,他们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 王毅杰,高燕,2010) 。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是自我身份认同,是流动人口能否完全、真正的融入到流入地城市生活的主观标准( 任远,乔楠,2010; 李虹,倪士光,黄琳妍,2012) 。流动儿童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两个认同身份,组织和管理两个身份认同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认同整合( identity integration) 作为认同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构念。认同整合是多身份认同个体如何看待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变量( Benet-Martínez,Leu,Lee,& Morris,2002; Roccas & Brewer,2002) 。

作者:
倪士光;李虹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