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学刊杂志 > 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

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

河北学刊杂志
Hebei Academic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所谓工业化,是指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包括三个层面:机械化生产、工业经济、工业社会。然而,为学术界长期忽略的是,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就对工业化的这三个层面作了明确阐述。在20世纪30年代以至抗战初期,大家对工业化的理解比较狭隘,主要指作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机械化"。但是,抗战时期,尤其是自1943年以后,这种思想态势出现明显变化。首先,许多论者开始热衷于从整体经济变革角度全面阐释工业化概念。他们把工业化视为包括工业、农业、矿业、交通、金融等各方面的整体经济变革。在从整体经济层面全面阐释工业化概念的同时,自1943年以后,知识界又开始从整体社会变革层面认识工业化问题,并明确把工业化与整体社会变革联系起来,提出了"工业化与社会改造"命题,亦即今天所说的"工业社会"。从机械化、工业经济到工业化与社会改造,知识界对工业化的认识步步深入,这标志着中国知识界工业化理念的全面深化。
【关键词】 知识界; 工业化; 机械化; 工业经济; 工业社会;
引言:

【引言】从世界现代化角度分析, 工业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过程, 既包含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也包括同时产生的阶级结构与城市化等方面的社会变化, 可以归纳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面: 机械化生产、工业经济、工业社会。自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形成的现代机械化生产, 首先引起整个经济领域的变革, 进而形成以精密机械与大型企业生产为中心的现代工业经济。同时, 工业经济的建立进一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变革, 形成一种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工业社会。然而, 迄今鲜为人知的是, 对于工业化进程的这三个层面,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知识界¹ 就作了明确阐释和可贵的理论探索, 阐发出独具特色的、至今仍颇具新意的工业化理念。

作者:
阎书钦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天津300387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