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长久以来, 在大多数新闻报道中, 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往往不是偷窃成瘾, 就是热衷暴力,甚至杀人犯法"但杀人犯罪的网游青少年毕竟只是极端的个案, 而新闻媒体通过长期以往的负面报道, 为网游青少年贴上件性暴躁”,“行事偏激0等标签, 构建出一个污名化的网游青少年形象"根据欧文#戈夫曼(G offm an , 2009) 的污名化理论, 污名化(stig m atization ) 就是“社会给某些个体或群体贴上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0, 进而导致社会对被贴标签人的不公正待遇"戈夫曼还提出污名化的对象, 也就是被贴标签者, 拥有了一个“受损身份”一一他的社会地位被贬低和受损了, 在他人眼中丧失了原有的社会信誉和价值, 并遭受到社会的排斥(戈夫曼,2009 :9) "当前网游青少年的“不被社会待见0正体现了新闻报道对其形象的污名化建构"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