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科技与出版 > 网络评价—国内期刊品牌维护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网络评价—国内期刊品牌维护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科技与出版
Science-Technology & Public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网络是当前年轻作者了解学术期刊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在常规的发稿过程之外,网络也成为作者、读者对期刊进行评价的平台。作者总结了网络评价具有评价内容的利益相关性、非正式性、信息不对称性,评价信息传播的方向性,效应的整体性等特点,以及巨大发表压力下作者与期刊产生某些方面对立的原因。作者网络评价影响到期刊的品牌建设,积极回应、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改善期刊运营,才能在网络时代更有效地维护期刊的品牌。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期刊; 作者评价; 网络;
引言:

【引言】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学术期刊作为精神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了商品属性[1]。受到社会上对学术期刊进行的各种评价、市场化思潮、学术商品化、缺乏监管等的影响,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开始出现变异[2],由此,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受到质疑[3]。社会评价往往以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为主,除此之外,读者或作者对期刊的评价也至关重要。作者在与期刊出版单位的“常规交往”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期刊出版的一些想法难以表达。而网络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展现提供了平台,使得作者在与出版单位“常规交往”之外的一些评价浮出水面。这些评价借助网络媒体传播,影响力甚大,影响到期刊品牌建设,更关乎潜在作者群的发展,不可忽视。

作者:
高岩辉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 《人文地理》编辑部;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