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甘肃社会科学杂志 > 精神撒娇与拒绝媚俗

精神撒娇与拒绝媚俗

甘肃社会科学杂志
Gansu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现实的困窘和生存的压力下 ,中国知识分子启蒙和救世的责任受到怀疑和拒绝 ,个人性开始隐匿并陷入一种绝望的境遇 ,他们彻底放弃了坚守着的精神立场 ,试图谋求与现实社会的任何妥协可能 ;理想主义在粗鄙化的现实中变得面目全非 ,肉体和灵魂的分离使“惶恐”、“痛苦”、“媚俗”等精神撒娇成了从精神立场上撤离的知识分子个体生命的基本姿态 ;拒绝媚俗就是要回复人的羞感 ,以提高生命力并完成对个体自我精神尊严的呵护。 更多还原
【关键词】 精神; 身体感觉; 媚俗; 羞感;
引言:

【引言】在荷尔德林的诗性经验中, 随着基督的出现和殉道, 神的日子就日薄西山了。夜晚到来。自从赫拉克勒斯、狄奥尼索斯和耶稣这个“ 三位一体” 弃世而去, 神性之光辉在世界历史中黯然熄灭, 世界时代的夜晚更是趋向于黑夜——人们可能还具有对神性的信仰, 但神性逃遁和上帝扭身离去, 便再也没有一种力量把世界、历史和人在其中的栖留嵌合为一体; 神性的光芒从世界历史中隐失, 人生在世的留居丧失了根基。

作者:
李朝东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