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泥沙研究 > 近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研究

近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研究

泥沙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过分析渭河下游三个水文站点2002-2009年河道横断面及悬移质中值粒径的变化,发现渭河下游河道近期出现新的变化特点,河道展宽,平滩流量下河道容积扩大,悬移质中值粒径减小,河道冲刷。从水沙变化、潼关高程和中值粒径变化分析了河道近期发生冲刷的原因。结果表明:2003年多次的漫滩洪水,高含沙洪水与低含沙洪水的共同作用及洪水期流量-含沙量特殊的组合特征,拓宽了河道的容积,大大提升了渭河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来沙系数变化是渭河下游近期河道冲刷的主要原因;悬移质中值粒径的减小以及潼关高程的稳定也对河道冲刷有所贡献。
【关键词】 潼关高程; 洪水; 来沙系数; 渭河下游; 河床调整;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1012)
引言:

【引言】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在潼关附近汇入黄河,全长约818km,流域面积134 767km2。渭河自春秋时期以后,进入现代河床发育阶段,河床在此期间的冲淤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历史时期、三门峡水库修建以前和三门峡水库修建以后。秦汉时期的渭水漕运比较顺畅,到了东汉以后,由于气候变化,黄土区水土流失的加剧,导致了渭河下游泥沙淤积的出现。在水库修建以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基本平衡,但在不同时期,不同河段有冲有淤。

作者:
范小黎;师长兴;邵文伟;周园园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