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建筑结构 > 砖混教学楼纵向窗间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砖混教学楼纵向窗间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
Building Structur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过5片砖混教学楼纵向窗间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别对配置不同尺寸和不同配筋率构造柱的窗间墙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变形能力等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柱的尺寸和配筋率对窗间墙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增大构造柱截面尺寸但保持较低的配筋率可显著改善窗间墙的抗震性能,但构造柱配筋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降低窗间墙的变形能力。因此,适度增大构造柱尺寸并合理控制配筋率是砖混教学楼纵向窗间墙抗震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 砖混结构教学楼; 窗间墙; 构造柱; 截面尺寸; 配筋率;
引言:

【引言】中小学砖混教学楼一般为空旷结构,具有大开间、大进深等不利于抗震的特点,图1 给出了普通砖混教学楼标准层的教室平面布置图。为满足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教室外纵墙门窗开洞率普遍较高,如单跨外廊式教室的开洞率达30% 左右,严重削弱结构纵向墙体的有效抗剪面积,导致窗间墙体成为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在5. 12 汶川大地震中,大量砖混结构教学楼窗间墙体发生严重破坏,如图2 所示。

作者:
吴昊;赵世春;许浒;张蓬勃;吴刚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