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风城超稠油黏度高、易凝固、埋藏浅,被世界称为“流不动的油田”。其高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风城超稠油的开采和输送,如何有效降低风城超稠油表观黏度,大幅度改善超稠油流动性,对风城超稠油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通常使用加热降黏、稀释降黏和表面活性剂降黏三种方法降低超稠油表观黏度。其中表面活性剂降黏由于最具技术、经济价值,一直是稠油降黏的研究热点。表面活性剂降黏是使超稠油、水及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形成以油为内相,水为外相的O/W 乳状液,以此降低超稠油初始表观黏度。常见的稠油O/W 降黏理论主要有定向楔理论、界面张力理论、界面理论、电效应理论和DLVO理论,稠油O/W 降黏体系的性能主要归因于界面的位阻效应和界面黏弹性。在超稠油O/W 体系中,稠油液滴之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使液滴表面的界面膜发生微观形变,微观形变会加重超稠油O/W 体系中液滴的聚并程度,所以通常来说,一般的表面活性剂降黏需要采用多种类型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通过不同结构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实现降低超稠油表观黏度的目的。一方面,在油、水界面附近形成稳定的界面膜;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电荷效应形成双电子层(Stern层),防止液滴之间的彼此接近,利用协同效应使稠油液滴不易发生聚并,从而形成超稠油O/W 降黏体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