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1957 年,Feisenfeld 等人提出了三链核酸的概念。由于双链DNA 中两条相互缠绕且方向相反的链是依靠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连,碱基对又偏向螺旋轴一侧,所以在两条链之间形成了大小两沟。三链DNA 正是在双链DNA 的基础上,通过含有多聚嘌呤的那条链,以Hoogsteen 和反式Hoogsteen 型氢键与新加入的第三条链相连接形成的,且第三条链位于双链DNA 的大沟中,主要有嘧啶—嘌呤—嘧啶和嘌呤—嘌呤—嘧啶两种类型。2004 年,Shigemori 等人发现寡聚脱氧核苷酸能在RecA蛋白及ATPγS 的存在下与双链DNA 形成稳定的三链结构。由于三链DNA 在形成过程中不会发生错配和形成发夹结构,而且反应后得到的解为双链形式,比较稳定,不会像单链DNA 因为过长而形成发夹结构或断裂。因此,基于三链结构DNA 计算的错误率和编码复杂度会降低。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