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经济问题 > 中国式分权与农业经济增长绩效动态追踪研究

中国式分权与农业经济增长绩效动态追踪研究

中国经济问题
Economic Isues in Chi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首先构建了中国式分权的制度框架,从理论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绩效变动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累积滞后效应,受政策驱动显著。分权的增长效应明显,具有跨时与区域差异特征。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与金融财政化引致农村金融功能拓展受到抑制,阻碍了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投入和农村金融的协调与配合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明显大于单纯财政支农的效力。宏观经济形势、农业能源消耗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日益紧密。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农村金融抑制; 面版数据; 农业经济增长;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CDJSK11018资助
引言:

【引言】根据Booke & Lewis 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理论,中国具有二元经济典型的历史逻辑与刚性的现实结构。虽然受掣二元矛盾与城市偏向,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仍然取得了增长奇迹,第一产业GDP 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由1978 年的1027. 5 亿元、1397. 0 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40533. 6 亿元和69319. 8 亿元。农业的可持续性增长对于缓解二元经济社会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994 年中国实行财政分权改革,财政联邦主义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式分权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就①,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城市部门,地方政府在有限财政资源的约束下,注重考虑城市利益,而忽视农业与农村发展,即实施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激励( Yang,1999; Chen,2002; 陆铭和陈钊, 2004; Lu & Chen, 2006; 王永钦等, 2007; 马光荣和杨恩艳, 2010) 。特别是2006 年农业税全面取消之后,地方政府从农业部门获取的税源减少,这可能加重财政资源城市倾向的再分配性扭曲。伴随着财政分权体制的确定,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①,但金融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即城市金融不断深化,而农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与排斥,制约了三农的发展( 洪正, 2011) 。

作者:
李雪松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