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国际金融研究 > 银行业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数研究

银行业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数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是在现有银行体系之上新增的一个分支体系。鉴于其在国内发展历程短、重要性突出,因此银行反洗钱体系从一开始就相对独立于传统银行系统。专门的人员、独立的系统、专项的投入使我国银行体系迅速建立起反洗钱防御体系。但是,在近十年的实践中,银行反洗钱成本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属性认定不清、目标和手段不匹配,银行反洗钱活动未能有效发挥遏制洗钱犯罪的功能,反而成为银行应付监管部门形式要求的操作性活动。在国际反洗钱得到空前重视并推行"风险为本"原则下,本文拟在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RM)下研究银行反洗钱活动的属性,内化银行反洗钱活动动因;建立我国银行业洗钱风险评价和反洗钱控制措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银行业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数模型,为反洗钱"风险导向"提供信息基础。
【关键词】 银行; 反洗钱ERM评价; 指数;
引言:

【引言】银行机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承担着社会资金存储、融通和转移的职能, 客观上容易成为洗钱活动利用的通道。洗钱犯罪分子常常以看似正常的交易作为掩护, 通过银行的资金结算,改变犯罪收益的资金形态或转移犯罪资金。因此, 银行业一直是国家反洗钱体系的重要前沿阵地。通过银行机构的反洗钱防范措施, 可以及时识别和发现犯罪资金, 并追踪犯罪资金的流向, 实现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目的。银行机构如果因为疏于执行反洗钱措施, 以及因此被卷入洗钱活动, 不仅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和运营风险, 而且还将严重损害自身利益和声誉, 造成巨大的资金损失甚至导致破产。因此,银行机构反洗钱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主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彭韶兵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