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具有多形性,主要侵害4~8周龄仔猪,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和脑膜脑炎等症状,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表面抗原不同分为15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毒力有所不同。外膜蛋白是革兰阴性菌外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cVicker等在研究流感嗜血杆菌时发现,ompP2蛋白的单抗可与Hps的菌体蛋白发生杂交反应,且不同血清型Hps的杂交蛋白大小有所不同,因此推断ompP2蛋白可作为区分Hps毒力的一个参考指标。目前尚未见针对Hps该基因的研究报道,为了验证该结论,本试验对广东省临床分离的15株不同血清型Hps和2株国际参考菌株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ompP2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旨在探讨不同血清型Hps外膜蛋白间的差别,并为进一步研究其毒力相关性、免疫原性、鉴别诊断方法和研制亚单位疫苗等提供依据。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