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兽医学报 > 副猪嗜血杆菌ompP2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序列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ompP2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用PCR技术对华南地区分离的17株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ompP2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并以CLUSTALS1和PHYLIP-3.68软件将ompP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17株副猪嗜血杆菌菌株中均能扩出ompP2基因,克隆测序结果发现ompP2基因大小有所不同,与参考序列ABKM01000007的同源性在92%~99%之间。序列比较结果显示,ompP2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全基因组测序中的ompP2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菌株ompP2基因序列大小存在差异,为进一步验证ompP2蛋白的功能及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ompP2基因; 序列分析; 进化树;
【基金】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11B02036002);广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0Y1-C311)
引言:

【引言】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具有多形性,主要侵害4~8周龄仔猪,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和脑膜脑炎等症状,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表面抗原不同分为15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毒力有所不同。外膜蛋白是革兰阴性菌外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cVicker等在研究流感嗜血杆菌时发现,ompP2蛋白的单抗可与Hps的菌体蛋白发生杂交反应,且不同血清型Hps的杂交蛋白大小有所不同,因此推断ompP2蛋白可作为区分Hps毒力的一个参考指标。目前尚未见针对Hps该基因的研究报道,为了验证该结论,本试验对广东省临床分离的15株不同血清型Hps和2株国际参考菌株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ompP2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旨在探讨不同血清型Hps外膜蛋白间的差别,并为进一步研究其毒力相关性、免疫原性、鉴别诊断方法和研制亚单位疫苗等提供依据。

作者:
贾爱卿;王贵平;黄静琳
作者单位:
广东现代农业集团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