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随着中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森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这已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1997 年北京林业大学袁嘉祖教授对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求得中国储存二氧化碳的社会经济效益为11. 18 美元/t; 2005 年湖南省林业厅胡长青引用1997 年薛达元研究成果“中国造林成本”、2002 年何丽莎研究成果“香港森林保育效益”和施溯筠研究成果“长白山区森林固定二氧化碳价值”作为单位价格,分别计算了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经济价值;2007 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黄方用造林成本和瑞典碳税作为单位价值,计算出湖南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 经济) 价值,并且把它作为森林碳汇的经济效益 2008 年李忠伟工程师用碳税作为单价( 按照瑞典碳税每吨碳150 美元) 计算了广东樟木头林场桉树不同林龄的碳汇价值; 2008 年李建华构建了森林可认证减排量成本价格模型,并指出森林可认证减排量成本价格受交易成本、立地条件、造林面积、造林密度等影响,其中交易成本对森林可认证减排量的价格影响比较大,尤其对于造林规模较小的林业碳汇项目可能使其成本价格过高而无法运行,造林面积对于森林可认证减排量的价格有很大的影响。至今未见对生态公益林碳汇经济效益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的报道。福建省生态公益林面积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有必要研究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的碳汇经济效益,而了解和掌握影响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经济效益的因子,对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经济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