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林业经济问题杂志 > 清水江流域林地产权流转制度研究—基于清水江林业契约的分析

清水江流域林地产权流转制度研究—基于清水江林业契约的分析

林业经济问题杂志
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贵州清水江流域的契约为样本,对林地产权流转的主要形式、范围、价格以及林地产权流转契约的履约机制和纠纷化解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从清水江林业契约来看,林地产权流转主要是在本地区的流转;林地产权流转形式和内容主要有林地所有权及林木所有权的整体买卖、林地使用权租赁、林地股权及林木股权买卖等,在分成租赁情况下,山主(地主)与林地佃户(栽手)之间的分成比例多为3∶2;林地流转契约的履约机制主要是基于信任的自我履约机制、基于中人的履约机制、基于担保的履约机制和基于政府的履约机制;林地产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可以说是一种以当事人协商解决和在寨老等参与调解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关键词】 清水江林业契约; 林地产权流转; 流转价格; 履约机制;
【基金】 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652);2009年贵州省省长基金资助项目〔黔省专合字(2009)133号〕;2010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2010-05);2010年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GDWKT2010004)
引言:

【引言】清水江是一条贯穿贵州东南部的重要河流,发源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县,流经都匀、麻江、凯里、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天柱后,入湘境,过会同,至黔阳县与舞水汇合后称沉江,注入洞庭湖而入长江,全长500 多公里。贵州省清水江林业契约是继安徽省徽州发现闻名中外的汉族“田契”之后的又一个“契约之乡”。专家称: 清水江10 万件清代林业契约的发现,填补了契约史料中地区性、民族性和中国经济史上林地契约的空白,是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特别对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代经济开发和社会文化变迁,以及清代林业生产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人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清水江林业契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清楚界定土地和林木产权,而且还要推进林地和林木产权市场的有序发育,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可以说,在界定清楚林地产权之后,如何促进林地产权流转,培育林地产权市场就成为今后一定时期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清代清水江流域林业契约的研究,分析林地产权流转形式、流转范围、流转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希望能够对今天进行的林权制度改革有所补益。

作者:
洪名勇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