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培育高等学校和谐学术生态 促进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

培育高等学校和谐学术生态 促进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最新的高引数据库(ISI Highly Cited)1981年到2008年间收录的6466名研究者的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培育我国高校和谐学术生态、促进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的策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学术生态环境中存在以下问题:基础研究领域缺乏以杰出科学家为核心的人才集群;缺乏一流的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基地;高校缺乏基础研究人才自由流动的学术环境;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常常身陷事务性工作,但学术权力较小。据此,本文提出培育有利于高校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术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术生态; 基础研究; 创新人才;
【基金】 教育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8-0452)、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855);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2010W10)资助
引言:

【引言】高校是一个既以学科为基础, 又同时存在学科多样化的“ 知识集团的联合体”。学科知识领域是建构高校的“ 砖瓦”, 没有它高校就不复存在。而高校学科知识领域的发展, 是以教师追求真、善、美的学术活动为基础的。在这种意义上说, 学术活动是高校蓬勃发展的生命源泉。高校教师学术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需要有健康和谐的学术生态为其提供基本的条件和保障。一所高校的学术生态, 将影响其教师开展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和态度, 进而影响高校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校的学术活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同时也伴生出了形形色色的学术失范、失真现象和学术不端行为, 高校学术生态的失衡和恶化令人堪忧。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部门、科研机构与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 对高校学术理念、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生态等问题进行制度与伦理层面的研究, 积极培育高校和谐的学术生态, 是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主要运用有关调查数据, 从促进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的角度出发, 探讨我国高校和谐学术生态培育问题。

作者:
陆根书;彭正霞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