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语义上行和眼光向下的解读反思

语义上行和眼光向下的解读反思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马克思思想有着一种价值先行,通过不同于资产阶级学者的价值立场切入到对世界的重新解释,并以此实现新的价值实践。教科书的"理解-传播"模式截取了这个循环的一个环节,把其作为解释世界的科学性放大。通过中国的历史现实背景来分析这种解读模式的现实基础,并指出这种被叙述为科学的哲学很难在逻辑的层面被完全拒斥。同时,对哲学科学化的拒斥态度本身也有着重要的现实基础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 科学; 唯物主义; 真理; 价值; 民主;
【基金】 黑龙江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前期成果
引言:

【引言】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一直是一个常谈常新并富有魅力的话题。在这个大的问题领域下,我们今天的讨论往往又绕不开传统教科书的“解读-传播”模式。教科书把马克思思想打造成了一种科学,而这种做法在今天却遭遇到了复杂的论争,支持者对此感觉任重道远仍在途中,批判者对此感觉则是南辕北辙回头是岸。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寻求一种语义上行和眼光向下的方式并尝试去反思。所谓语义上行,即通过分析诸如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等概念的涵义与衍生义,以此区分出不同概念框架的理解歧义,以至于达到一种理性的理解与宽容。所谓眼光向下,就是分析各种观点背后的历史现实背景,以一种唯物主义的方式考察这种论争的现实基础,以求获得一个冷静的判断。在这样的一种致思方式的启发下,我们可以简单地审视一下马克思思想的产生,考察一下真理与价值的微妙关联,反思何以在中国马克思思想被理解和叙述为是一种科学,而又为何在今天,科学化了的马克思思想却又遭受到了质疑。这其中关联的“概念”问题是什么,而更重要的,它所关联的历史现实背景是什么。

作者:
李红章;李岩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