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消费社会”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概念。经济学家曼德尔将资本主义的历史变化,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古典帝国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三个时期,并把“消费社会的形成”看作是晚期资本主义七大特征之一。¹文艺评论家詹姆逊同样将“消费主义”概括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四大特征之一。º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弗罗姆等人,还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者列斐伏尔等人,也都致力于对“消费主义世界”进行尖锐批判。尤其是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被人们推崇为“后现代的教父”,他在《消费社会》、《生产之镜》、《物的符号体系》、《象征交换与死亡》等论著中,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基础集中展开了两方面的批判:一方面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的各种怪异病症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则是批判唯物史观中生产概念的基础地位。究竟怎样正确认识“消费社会”理论?这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就第一种批判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鲍德里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就第二种批判来说,他试图解构和颠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是根本错误的。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