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围手术期患者相关心理问题的研究,随着对心理学知识的不断认识,患者在围手术期心理的变化,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多学者的重视。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涉足这一领域,而国内大规模的研究则在90年代中期。手术不但是治疗疾病的过程,而且也产生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紧张等心理反应与手术的生理干扰共同导致的心身综合征,与焦虑水平呈直线关系。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焦虑反应受多种因素调节和影响,据国外研究报道,术前有很多因素可引起术前焦虑,如:患者病情情况、手术的危险性、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麻醉的威胁,甚至死亡等。术前焦虑不仅给围手术期患者带来心理上痛苦,而且会影响手术与麻醉等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加术后的危险性,从而消极地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发生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适应不良。如何缓解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提高病人的心理应对能力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变化的一般特点和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心理干预,作者对9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