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在正常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约有1/3的血小板在脾脏内暂时储存,脾脏的血小板与外周血循环中的血小板保持动态平衡。血小板在体内寿命为10天,此后被单核细胞——巨噬系统清除。机体正常的凝血和止血功能依赖于一定数目、功能正常的血小板。临床上,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当血小板在20×109/L~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症状;当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临床上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很多,包括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分布异常等。在该单位2009年度例行体检中,血小板减少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0.88%,较“2000年张辉等人为邵阳市862位回族居民进行血小板流行病学调查,检出结果以(30~80)×109/L区域内占最多数,发现血小板减少者639人,占74.13%,而汉族血小板减少检出率仅为1.16%”明显偏高。而该单位中,仅有3人为少数民族,分别为苗族、满族、土家族,其余均为汉族。为了解该单位血小板减少现状及原因,探讨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遂进行此次调查分析,以便确保职工人身健康。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