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对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再认识

对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再认识

经济与社会发展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小邦寡民"思想产生的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日趋解体,封建制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分封制日愈衰弱封建制得以确立,群雄并起列国纷争加剧;当时文化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礼乐文化正日趋衰落。而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老子"小邦寡民"的思想,第一是要紧密结合老子生活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是要对老子思想进行通篇把握;第三就是要采取有效的解读方法。
【关键词】 老子; 小邦寡民; 道; 往来;
引言:

【引言】“小邦寡民, 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乐其俗, 安其居, 邻邦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①这段话可以看作并且是学术界公认的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经典表述。两千多年以来, 人们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地进行阐释、新解、辨析, 其间既有共识, 也有分歧;既赋予老子以种种美名, 也贴上了无数偏激的标签。这也许就是推进学术不断前进的动力, 但是过多争论却不免有偏颇之嫌, 总之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见解来认识老子思想的, 同样地, 笔者也可能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尽管如此, 笔者仍然希望对“小邦寡民”进行探讨和再认识, 以求有所裨益于学术, 以使之更进一步地接近老子思想的原貌。

作者:
陈德玺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