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朱自清说过: “所谓现代的立场, 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 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十七年文学的小说创作运用话本、章回体、讲故事、通俗的语言等传统的民族形式, 呈现出鲜明的民间化倾向。走向民间和追求现代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悖论, 但是十七年文学走向民间实现的却是一个极为现代的目的: 运用民间叙事,建构现代民族国家。50、60 年代出现了叙事文学的繁荣, 长篇小说有“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还有《三里湾》、《三家巷》、《小城春秋》、《苦菜花》等等, 正是作家对意识形态的要求做出的必然选择。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