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科学辑刊 > 论新的社会阶层

论新的社会阶层

社会科学辑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新的社会阶层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范畴。这一阶层的本质属性可定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概念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它的突出特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受益者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它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力量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现。
【关键词】 新的社会阶层; 建设者; 受益者; 新力量;
引言:

【引言】新的社会阶层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从创新的角度看, 如何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一些人或一些群体的本质属性, 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目前比较规范、比较成熟、比较突出的是六个新的社会阶层。在这些人或群体身上, 应该说有劳动者的一部分属性和特征, 但又不能完全用劳动者的概念来概括他们; 同时, 在这些人或群体身上, 也有一些非劳动者的属性和特征, 但又不能完全用非劳动者的概念来概括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理论上的创新, 而“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的概念, 便相当准确地概括了他们的本质属性。当然, 这个理论创新也解决了工作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这个概念又具有实践创新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 新的社会阶层这种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的社会阶层是属于社会主义的阶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判断, 由此解决了人们的不少困惑或疑虑, 从而一下子抓住了问题本质。二是, 新的社会阶层从事的是“ 社会主义事业”, 不论这种事业是劳动性的, 还是非劳动性的, 也不论其劳动性的事业是物质生产的, 还是非物质生产的, 都属于社会主义事业范围之内的活动。三是, 新的社会阶层是建设者, 而不是非建设者, 更不是破坏者。

作者:
沈忻昕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