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求真”与“致善”:斯宾诺莎道德哲学形态的建构逻辑

“求真”与“致善”:斯宾诺莎道德哲学形态的建构逻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斯宾诺莎建构的以"理性神学"为基础的道德哲学形态结构展现为"神"—"自由"—"人的心灵",它是以"知神"和"爱神"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幸福"和"至善"为归宿点。斯宾诺莎断定"神"是唯一"实体",取消人的自由意志,将"人的心灵"作为"神"的"属性"的"样式"置放在因果必然性秩序之中。其最终目的是让"人的心灵"从为"被动情感"所奴役的"自然形态"和为理性所指导的"主动情感"的"理智形态"过渡到"神人合一"的以"自由"、"幸福"和"至善"为标志的"伦理—宗教"形态。
【关键词】 斯宾诺莎; 道德哲学形态; 求真; 至善; 理性; 自由;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10&ZD07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西方道德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研究——从苏格拉底到康德”(13ZXD019);苏州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法权与德性的共同体系”(XKR201303)
引言:

【引言】由近代欧洲启蒙主义的“时代性”、荷兰的“国家性”①和斯宾诺莎的“个人思想气质”所决定,正如《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书名一样,斯宾诺莎建构的以“理性神学”为基础的道德哲学形态结构展现为“神”—“人的心灵”—“自由—幸福—至善”,它是由“最高存在”———“神”或“自然”开始按照“普遍确然性”的几何学逻辑推出一切知识和观念的演绎系统。无论是《神、人及其幸福简论》还是《伦理学》,斯宾诺莎哲学追寻的根本目的乃是人的“自由”“幸福”和“至善”。其道德哲学是一个以认识和爱“神”或“自然”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幸福”和“至善”为归宿点的“存在论”“本体论”“认识论”和“道德哲学”高度统一的哲学系统。本质上,斯宾诺莎最终目的是让人从为“被动情感”所奴役的“自然形态”和为理性所指导的“主动情感”的理智形态过渡到“神人合一”的“自由”“幸福”和“至善”的“伦理—宗教”形态。斯宾诺莎的“道德哲学”与“存在论”“本体论”和“认识论”深刻纠缠在一起。总体说来,斯宾诺莎道德哲学的建构遵循着“求真”与“致善”逻辑。“求真”以“理性”为基础,“致善”以“爱”和“信仰”为基础。“求真”和“致善”逻辑进一步可以展现为“哲学”与“宗教”逻辑。

作者:
王腾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