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新世纪欧美新移民小说中的“东北叙事”

新世纪欧美新移民小说中的“东北叙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欧美新移民小说中,除一定规模化的"上海叙事"和"温州叙事"之外,中国东北也成为有特色的文学存在。东北的地域风情和文化特色被书写、开发和再造。创作者从土地和人两个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国东北的地缘风貌。新世纪以来的欧美新移民小说除延续将"风俗画、风景画、风情画"作为基本的艺术维度和美学构思之外,还强化东北人和东北文化的野性、自由、包容度和生命力。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东北叙事; 新世纪;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国华语电影研究论(2000—2015)”(12YJC760010);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籍欧美新移民作家作品研究”(L09DZX016)
引言:

【引言】当“南方想像”跟随着苏童、格非、叶兆言、王安忆成为中国当代文坛唯美的文学风景之时,“东北风骨”以粗犷热烈的生命激情和质朴淳厚的地方风致挑战“江南美学”。地域研究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寻根文学”的旗帜罗致了大批以“地域”命名和界定的小说,也启发文学研究者、人类学研究者开展对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卢卡奇说: “只有在文化的基础上,不管人们对它可能采取何种态度,一种关于人和事的总体才是可能的。”[1]( P135) 一篇《文学的根》振奋着一批始终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创作者投入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保护。在20世纪80 年代的“寻根热”中,“东北”并未成为“寻根”的主流,文坛留下了梁晓声、张抗抗的“知青文学”牵动学界对“东北”的一次次关注。马原、洪峰、迟子建、孙慧芬持续为当代书写东北故事的彪悍遒劲和东北文化的苍凉辽远。

作者:
戴瑶琴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