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对越南诗学的影响

中国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对越南诗学的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由于丰富深厚的根源,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的前列。其最大成就之一是"跨文化的(中西印)诗学比较"及其开始对国外特别是对越南诗学的影响。学而思——接受而努力创造,我们已着力进行"近文化的(越中)诗学比较"。有人错误地把"近文化"视为"同文化",认为中国诗学核心不过是"文以载道",那么越南诗学也脱不了"文以载道"的圈子!但是,即使以"文以载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那么全部中国古典诗学系统也存在着四个逐层递进扩展的级度:1."文以载道"只是宋儒的文学原理;2.儒家全部的文学原理系统(除了文以载道以外,还有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3.所有学派的文学艺术原理系统(除了儒家,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的文学艺术原理);4.全部中国诗学系统(除了文学原理,诗学系统还包括关于作家、作品、体裁、读者等理论)。要进行越中古典诗学的比较研究,必须对这四个级度的逐层展开有足够深入的探析,才可能明显地看出越中古典诗学的异同。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比较诗学; 跨文化; 同文化; 近文化;
【基金】 越南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VII1.1-2012.05)
引言:

【引言】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表现之一是对比较文学富有成果的研究。特别是中国现代跨文化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前列! 关于这方面,我最先接触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黄药眠和童庆炳两位教授共同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①。其内容是较全面、具有系统性、丰富多彩的。除了第二编“中西诗学的范畴比较”带有“平行研究”( parallelstudy) 的性质,还有第三编“中西诗学的影响研究”( effectual study) 。同时这还是跨文化的比较,所以本书的第一编“中西诗学的背景比较”( 包括民族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比较) 是很必要的。可以说,至少对于我,这是一本跨文化比较诗学的入门书.

作者:
芳榴
作者单位:
越南河内国家师范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