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月刊杂志 > 美学研究新论

美学研究新论

学术月刊杂志
Academic 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乍看起来,在美学研究上要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人们不仅面对着从国外译介 进来的浩如烟海的美学典籍,也面对着国内不同的美学流派和汗牛充栋的美学论著。美学研究范围内 的每一个细节差不多都被穷尽了,仿佛人们除了拾人余唾或袖手旁观以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 美学研究真的已达到这种完善的境界了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与这种外观上的繁荣相对待的 是,美学在内涵上显露出来的空前的贫乏。表现之一是美学理论的肤浅与趋同。在文本中触目可见的 只是一些外来的新名词,仿佛引证新的东西就是创造新的东西,而对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都缺 乏深入的、批评性的反思。研究者们争辩着,维护着各自的美学观念,认为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学 派。实际上,他们都在同一个哲学基地上用略显不同的术语表达着同样的主题。表现之二是审美趣味 的普遍下降,以致于审美主体不能把自己的趣味转向那些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却在一些平庸的作 品上流连忘返。表现之三是审美鉴赏力的普遍丧失,在批判缺席的鉴赏方式中,生活中的美与丑经常被 颠倒过来。于是,丑学取代了美学,模仿取代了创造,恭维取代了批评。美学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生 命、激情和灵魂。 我们就美学研究提出的?
【关键词】 美学研究; 认识论; 知识论哲学; 悲剧精神; 本体论; 生存论; 审美对象; 喜剧精神; 伦理学; 海德格尔;
引言:

【前言】在美学理论的研究中, 通常存在着一种自然思维的习惯, 即人们总是直接扑向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 如美、美的本质、美感、审美心理结构等等, 而不先行反思, 自己是把什么样的哲学观念带入到美学研究中, 这种观念究竟是不是正确。在美学研究工作中带入的哲学观念并非天生就是合理的。当然, 也有人预先就言明是在某种哲学观念(如马克思的哲学观念)的指导下从事美学理论研究的, 但实际上是否真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这又是另一回事了。总之, 这种自然思维的习惯不对自己的美学观念的哲学基础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这正应了维特根斯坦的那句俏皮话: “ 有根基的信念的基础是没有基础的信念。”

作者:
俞吾金
作者单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