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目前国际关系学界普遍认同的安全的定义是沃尔弗斯1952 年提出的。“安全可从两个层面解释: 从客观上讲,表明对所获得的核心价值不存在威胁; 从主观上讲,表明不存在此类核心价值会受到攻击的恐惧。”[1]航运通道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战略、经济、环境、航行等四个方面,航运通道安全也可以从这四个层面展开: 战略安全( 运输士兵及物资、军舰及潜艇航行的通道、战略封锁、外交军事威胁) 、经济安全( 贸易特别是能源和大宗原料贸易) 、环境安全( 船载化学品、有毒有害辐射物质、原油等泄露) 和航行安全( 航行畅通、人为因素如海盗和自然因素如台风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的威胁) 。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重新审视安全发展的新动向,提出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分类[2]。关于航运通道安全,本文将战略安全和航行安全归入传统安全范畴,将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归入非传统安全范畴。东南亚地区的航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经济、环境和航行方面的价值,在二战结束之后的60 多年中,这一价值反复得到了验证[3]。东盟作为区域内最重要的集体安全组织迅速扩大影响,并最终形成了东盟十国的阵容,区域内的所有国家( 东帝汶除外) 均已加入。这一阶段,传统安全之外的诸多威胁日渐凸显,并日益成为棘手的新的安全问题,比较重要的是环境问题和海盗问题[4 - 5]。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