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叙事的无所不在与叙事学的与时俱进——“叙事的符号与符号的叙事:广义叙事学论坛”综述

叙事的无所不在与叙事学的与时俱进——“叙事的符号与符号的叙事:广义叙事学论坛”综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
查看全文
摘要:

引言:

【引言】2014 年11 月6 - 7 日,“叙事的符号与符号的叙事———广义叙事学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文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承办。南开大学文学院和江西省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刘俐俐教授与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傅修延教授共同发起,前者专事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后者深耕叙事学研究。尽管两位学者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他们就当下的叙事理论的发展达成如下共识: 一方面,叙事学凭借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近年来呈现出向跨学科的广义叙事学发展之势; 另一方面,当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对象日趋多元时,传统叙事理论在面对新媒介带来的冲击时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难以自洽周延,面对这种巨大的挑战,理论工作者理应做出新的阐释和说明。与此同时,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新近出版的《广义叙述学》一书,一致认为该书从广义叙事的角度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和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概念和观点,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基于以上两点,为鼓励同仁尤其是青年学人深入探索广义叙事的奥秘,两位学者决定以“广义叙事”为主题展开研讨,这也符合罗兰·巴特“叙事遍存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的认识。本次会议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学术特点。一是议题集中且涵盖面广。内容涉及叙事学基本理论、听觉叙事、空间叙事、中国叙事传统、图像叙事、新媒体叙事等问题,这正应合了叙事学研究的跨媒介之势。二是理论反思大胆且强烈。尽管与会代表大多为年轻学人,但他们勇于立足于自身研究,反思“广义叙事”研究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凡真知灼见。三是与会者学科背景多元且年轻化明显。与会者除傅修延、刘俐俐、龙迪勇等叙事学专家外,还有来自文艺理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电影艺术、新媒体及传播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人员,这也应合了叙事学研究的跨学科之势。

作者:
肖惠荣; 曾斌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2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