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月刊杂志 > 论闻一多的《周易》研究

论闻一多的《周易》研究

学术月刊杂志
Academic 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闻一多的《周易》研究。起于1937年下半年的长沙临时大学,止于1941年以后陆续完成的《周易义证类纂》、《周易新论》等著述(均为未刊稿)。其主要的内容,是以训诂学为基础,对《周易》的卦爻辞进行社会学还原,并运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这些史料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从而重新梳理和认识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开启了20世纪《周易》研究的“人文-社会学转向”路径。
【关键词】 闻一多; 《周易》研究; 图腾意识; 生殖崇拜; 社会学还原; 郭沫若; 文化意义; 象数; 以鸟起兴; 传统文化;
引言:

【前言】该书将依据“不主象数,不涉义理”的原则而筛选出来的(易经)卦交辞(亦称睬辞),按“经济”、“社会”、“心灵”、.‘余类”等“事类”.分为四大类21项,涉及“服饰”、“田猎”、“行旅”、“婚姻”、“家庭”、“争讼”、“祭祀”、“道德观念”等等社会生活领域。闻一多认为:“卦辞、交辞是周史官长时期占辞的积薪式的记录”,其内容“约始于殷周时代,止于西周”,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史实,计有:“殷周间故事”、“有同于西周的礼俗”和“有同于(诗经)的文句”,因而具有极高的文化学、社会学价值。但是正因为这些史料乃“积薪式”的累积,逐渐形成“一卦或一交中词意每不连属,叙述毫无义例”的原生形态,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又因为它们“历时甚久,颇有断烂,故文字不免讹夺错悟”。,所以必须借助传统的训沽考据方法,对其进行梳理,以便提炼出其中的文化意义。

作者:
苏志宏
作者单位:
无锡教育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